师者如光,微以致远——记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改芳

中国品牌时报【2025年05月17日 香港】阅读:
【本刊05月17日据章博报导】

在浩瀚的学海中,有这样一位学者,她以智慧为灯,以勤勉为油,照亮了文化旅游领域的前行之路。她,就是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、国家旅游局首批青年旅游专家——刘改芳副教授。

师者如光,微以致远——记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改芳

刘改芳,女,汉族,1974年1月出生,自青年时代起,便与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。1996年,她从山西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,怀揣着对历史的热爱与敬畏,踏上了求学与探索的征途。2002年,她获得了经济学院的企业管理硕士学位,随后在2009年,又成功斩获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,研究课题《系统动力学在文化旅游中的应用》更是将理工科思维与人文旅游完美融合,展现了其跨学科的卓越才华。

在学术的道路上,刘改芳从未止步。她先后赴西北大学、深圳旅游学院、北京大学等高校进行学术交流,不断充实自己的学术见解。2011至2012年,她更是远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HPER学院,作为访问学者跟随旅游知名学者Chen Joseph S教授做研究,参与了深入的学术探讨与合作,这段经历无疑为她的学术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作为文旅领域的实干派学者,刘改芳在科研项目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在教育部任职期间,她主持推出了《文化遗产地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》,深入研究了古迹景区旅游业的发展规律。在文化和旅游部,她制定了“基于LBS文化线路的定制化开发”项目,利用手机定位技术为游客设计专属文化路线,让文化旅游更加个性化、便捷化。她还参与了原国家旅游局的项目,研究如何让文化旅游成为生动的课堂,吸引了更多旅游者的关注。回到山西后,她为省文旅厅提供了旅游统计年报和人才培养方案,如“山西省i旅游统计及假日报告课题”,为山西文旅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。

在学术贡献方面,刘改芳更是硕果累累。她在《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》《旅游学刊》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,出版了5本专著,其中《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》更是被多所高校作为教育素材使用。她的研究成果不仅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,更为文化旅游业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。

除了学术成就,刘改芳还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。她创立了“山西省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”,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旅游行业提供精准的勘测与分析。同时,她联合校企成立了“山西智慧文旅融合创新中心”,推动了传统旅游向数字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在吕梁、长治等地,她主导了全域旅游规划,助力地方成功通过省级示范区验收。在平遥古城、大同古城等地,她推出了“分级开放+活态展示”模式,让古城的历史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焕发新生。在碛口古镇,她更是通过扶贫推动,让古镇的旅游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连续七年编制《山西省区域旅游统计报告》,为地方文旅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。

人物荣誉

2013年国家旅游局青年专家

2015年中国MTA优秀教学案例奖

2017年山西省“百部篇”二等奖

2018年山西省“百部篇”一等奖

在广大师生眼中,刘改芳教授作为学术界的领路人,她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研究成果,让学生们在文旅学术海洋里找到方向。她的课堂理论结合实际案例,将晦涩知识讲得通俗易懂 。在同事眼中,她具有极强的团队协作精神,推动文旅研究与教学工作开展时,参与交流探讨,跨学科钻研,推动旅游业进一步向前发展。

刘改芳老师就像一束光,照亮了文化旅游领域的前行之路。她的智慧与才华、勤勉与奉献,不仅让她在学术界声名鹊起,更为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师者如光,微以致远”的深刻内涵,成为了我们心中永远的榜样与楷模。


(编辑:赵冉  来源:中国品牌时报)